首页<道德模范

[感动厦门十大人物评选]王丽华:26年捐款超130万元

来源:厦门文明网 发布于:2020-01-03 07:50

  【名片】

  王丽华,86岁,1990年退休,曾获2019年湖里区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18年全国十佳“最美家乡人”、2017年湖里区慈善会慈心奉献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王丽华(右)与女儿黄新薪(左)正在翻看“善心善行小记”。

  86岁的王丽华,有一本从不离身的笔记本,名叫“善心善行小记”。本子里记着她从1993年以来的上百笔捐款:爱心助学、抗震救灾、帮助特困户……她说:“还有一些没记录,现在也想不起来了。”不过,光是记载下来的金额,就有130万6801元。

  笔记本封皮正中的贴纸上写着“在大梦想里实现自己的小目标”。她的小目标是什么呢?

  “养好身体,多做善事,帮助更多人。”她的眼里有光,小目标说得坚定。

  【爱心助学】

  看报纸列困难学生清单 拿现金到居委会捐款 

  因为自己没受过全日制学校教育,王丽华一直很遗憾。“我吃过了没文化的苦,看到孩子们吃苦,于心不忍。”她说,捐款记录中,约49万元是捐给学生的。

  王丽华先后资助过60个大学生。早些年,她主要通过慈善机构的朋友们了解受捐者情况,近两年,听力有损,报纸成了她获取讯息的主要渠道。2018年,看到有些优秀的孩子因为家庭贫困差点上不起大学,她心痛无比。

  她细心地把相关报道的报纸版面都收集起来,并做了一张表格,根据孩子家庭情况的不同,列出不等的捐助金额。最后,因为不会银行转账,她取出自己节省下来的10066元现金,找到社区居委会:“请帮我把这笔钱,捐给孩子们!”

  当时,就读于同安一中的王翯作为受资助学生代表,现场接受了这笔捐款。如今,她已考上福建师范大学。在王丽华写给王翯的寄语中,有这样一段话:“希望你像棵树吧!树要有根茎枝叶花果,人要有智慧稳重、不放逸、公平正直、知恩报恩、精勤利他、誓言坚定。”王翯告诉她:“我以后是要当老师的,要为人师表,要像您一样成为一个有善心的人,回报社会。”

  如今,王翯还与王丽华保持联络。王翯曾和王丽华许诺,等未来自食其力了,要将善款奉还,王丽华拒绝了,“如果有心的话,可以捐款给厦门市教育基金会”。

  【坚持做慈善】

  把楼中楼换成现有住房 多出50万全用于捐款 

  除了关心孩子的上学问题,王丽华还关注其他社会民生领域。例如,每一次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捐款时,她都没有落下: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她捐了1万元;2010年4月,玉树发生地震,她又捐了1万元;2016年超强台风“莫兰蒂”过后,王丽华顾不上家里的损失,第一时间来到社区居委会,又捐出11111元。

  王丽华每个月退休金五千余元,生活费花销却不超过1000元,退休金中剩余的部分全部存下来用于做善事。“每个人都可以选择使用金钱的方式,我只是觉得捐款做慈善更有价值。”她说。

  “别人家都是赚钱开心,我们家是捐钱开心。”王丽华的二女儿黄新薪笑着说。这些年,王丽华做公益,子女不但不反对,还很支持,黄新薪更是经常陪她参加各类公益活动。“妈妈是过苦日子长大的人,所以十分珍惜现在的生活。”黄新薪说,母亲一生节俭,对自己很吝啬。她对每一粒粮食都十分珍惜,就连白萝卜削下的皮都不舍得扔,捡起来腌咸菜;子女给她买新衣服,她总是舍不得穿,经常穿的是她多年前从亲友那里拿来的旧衣服。

  2016年,王丽华患了肺炎,病情一度十分严重。当着儿女的面,她提笔写下遗嘱:“不办丧事、不开追悼会、不做遗体告别,节省下来的所有费用,全部捐给慈善机构。”幸好,她挺过来了,如今身体还挺硬朗。

  “我现在住的这套房,是特意卖掉原先的大房子换的。老人家,有个住的地方就好。”2016年,她卖了原先住的楼中楼,换成了现在的房子,装修后结余50万元,“剩下的钱还用来做慈善。”她笑着说。

  接下来几年该如何捐款,王丽华已经有了初步计划。“有三笔钱,我年年都要捐:给社区慈善基金会1万元,曙光救援队1万元,爱心助学1万元。”她说,即使自己未来不在了,每年的捐款仍由儿女接班。

  王丽华说,她的另一个计划,就是等建党100周年时再交一笔党费,“金额已经想好了,到时候党龄65年,年龄88岁,那就交65088元吧。”

  【记者手记】

  好事善事 大家一起来做 

  有一个小故事让记者印象深刻。王丽华说,原本与一位朋友约好下午4点聚会,这位朋友却到下午6点才姗姗来迟。一问原因,那位朋友说:“我来的一路上:先是看到楼道有垃圾,清扫了一下,又一路扶起、摆放好散乱一地的共享单车,还帮垃圾分类员整理垃圾……这都是和你学的啊!”

  慈善捐款这件事,王丽华从退休开始做,一做就是26年——这种坚持,让身边很多人也被潜移默化地影响了。

  王丽华其实一开始想拒绝采访,她说只想默默做善事,但最后她想,“好事善事,都要大家一起做才行。如果通过报道我,能带动更多人做慈善,岂不是很好吗?”这就是行善的辐射力。(厦门日报记者 黄琬钧)

责任编辑:苏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