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道德模范

李文炳:公益当事业 越活越年轻

来源:厦门文明网 发布于:2020-09-07 07:40

李文炳几乎每周都会组织志愿者队伍开展服务活动。  陈立新 摄

李文炳带动不少居民、青少年成为志愿者。

  今年65岁的李文炳一身黝黑,是一名海军退役教练船长。他笑称,现在比当船长的时候还要黑。退休之后,他把公益当成事业,先后参与组建鹭江街道非公党委志愿队和厦门自贸区爱心企业与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近年来带着近400名队员开展一系列服务。

  近日,鹭江街道非公党委志愿队和厦门申悦报关公司党支部、大同小学“同心圆”小志愿者队开展共建,大家从轮渡码头广场出发,沿着大同路、大元路、开禾路,开展“杜绝舌尖上浪费”“节约光荣,浪费可耻”主题宣导活动。 

  把服务做细: 

  帮游客做定制攻略 安排行程还有交通提醒 

  每周六上午9点,李文炳总是带着队员准时出现在轮渡公交站,为游客提供咨询等服务。

  去哪玩?怎么坐公交车?有时候解释了半天,游客还是一头雾水。为此,他想了个法子,制作了一张“旅游路线引导”,将轮渡周边的景点、公交路线一一配对并详细列出,方便游客拍照记录。

  如果游客第二天还要去别的地方玩,到时候找谁咨询?李文炳会主动添加游客的微信,根据游客的时间安排、所住的酒店,义务定制旅游攻略。

  “上鼓浪屿切记在东渡邮轮码头乘船,提前约一小时安检,晚上5点半后(最好是7点后)等有鹭江灯光时再乘船,可从鼓浪屿岸边拍中山路夜景……”在发给北京游客的微信中,李文炳不仅安排行程,还做了贴心提醒。他说:“想要把服务做好,就要不断升级,不断思索以更好的方法提供帮助。”

  把队伍做大: 

  带动邻居参与服务 他住的那栋楼就有4户加入 

  李文炳家住和通里,正好在山海健康步道世纪和平公园出入口附近。步道刚开放时,他就发现有市民找不到出入口,或者从出口出来后,不知道从哪条路离开。于是,他便把这里当作新的服务点,每周日下午带着志愿队为游客当向导,同时开展文明旅游、垃圾不落地等宣导活动。

  到岳阳小区怎么走?到和通里怎么走?到明珠塔大概多远?这些答案李文炳都用心走出来。他还带动小区居民包括青少年成为志愿者。单单他住的那栋楼就有4个家庭参与其中。

  每当有新人加入,他都要带着他们把周遭走一遍,熟悉路线才能更好地为市民指路。市民总是称赞他们:“真是太专业了!”

  今年4月22日,3名残疾游客坐着轮椅来游览步道,其中一人的轮椅突然爆胎。李文炳得知后,借来扳手,配合步道工作人员拆卸轮胎。工作人员帮忙送修,李文炳则为游客买来了厦门特色咸饭和扁食。等他们吃完饭,李文炳还推着轮椅陪他们走了一段,告诉他们每段路要注意什么,在哪里有热水喝,游客特别感动。

  【特写】

  志愿服务“职业病” 出门见到垃圾就捡 

  李文炳出身军人家庭。他说,为人民服务是他们家的“红色基因”。

  到学校开展国防教育,组织孩子们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多方联系找来能人,到社区开展义诊、义剪等便民服务;疫情防控期间,在八市、小区参与测量体温等志愿服务……

  他也影响着许多人。队伍没有资金,马甲、帽子、夹子都是大家凑的。今年7月,媒体报道15岁少年放弃中考救母亲,他第一时间联系病人家庭,自己捐666元外,还发动两支志愿者队伍捐款。

  不论在哪里开展志愿服务,他都积极倡导“行一方洁净一方亲子家庭公益行”,鼓励孩子参与活动。他说:“文明要从娃娃抓起。”

  平时出门时,他随身带着夹子和塑料袋,还有志愿者的红帽子。他笑着说:“我把公益当事业,见到垃圾就捡,见到不文明行为就要劝导,也有‘职业病’啦!”

  他这些年外出旅游时,总是主动配合导游,组织大家扶老携幼,互相帮助,倡议大家遵守景区有关规定,垃圾不落地,把厦门的文明之美传播到全国各地。

  退休生活忙忙碌碌,却特别充实,大家都说他越活越年轻了。他说:“做公益,我很开心。”(厦门晚报记者 戴懿)

责任编辑:苏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