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聚焦

集美:护航最美逆行者 当好暖心娘家人

来源:厦门文明网 发布于:2020-02-24 07:39

 后溪镇为一线医务人员家属送去防护用品等物资。 ( 后溪镇 供图)

  他们是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白衣勇士”,全力守护大家的安全;他们也是各自“小家”里平凡的父母、子女,特殊时期却不能守护在家人身边。疫情面前,为了让一线医务人员安心在前线工作,厦门集美区积极行动起来,当好一线医务人员的“暖心娘家人”。

  早部署、早行动。疫情发生后,集美区委区政府按照上级部署,迅速成立了由区委宣传部、区卫健局牵头的区服务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建立四级联动和“一对一”对接联系机制、建立工作微信群,扎实开展针对性的关心关怀,切实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为“最美逆行者”建立坚实后盾。

  作为嘉庚故里,集美这座人文之城始终彰显着温暖的底色。一股股暖流不断汇聚,延续着“爱心厦门”的满满正能量。

  “一对一”服务  让前线医务人员安心工作 

  疫情发生以来,广大医务人员夜以继日、连续奋战。在厦门驰援武汉和本市抗疫一线医务人员中,家在集美区的共有150人。

  不久前,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马爱平作为厦门第三批支援湖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医疗队的成员之一,登上了去武汉的飞机。马爱平结婚不久,这个春节是她第一次到东北见公公婆婆。疫情发生后,还在东北的她就第一时间报名支援武汉。马爱平家在集美区侨英街道乐海社区。

  集美区各相关部门以及街道、社区对接干部积极慰问像马爱平这样的“前线战士”家庭,为他们送去慰问品和防护物资,带去区委区政府的感谢和关怀,送上服务保障联系卡,提供24小时全天候、全方位的服务保障。

  为了消除前线医务人员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在前方安心工作,集美区建立了区、镇街、村居、对接人四级联动机制,安排社区“两委”成员作为对接联系人,确立“一对一”的服务体系,开展针对性的关心关怀,切实为他们送温暖、解难处。“十分感谢你们的热情服务,我们会把家里的老人、小孩都照顾好,支持家人支援湖北工作!”住在侨英街道滨水社区的一名医务人员家属深情说道。

  为了给医务人员创造更好的休息条件,集美区还积极协调厦大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附近酒店作为医务人员集中住宿酒店,并安排专车做好往来接送工作。

  解决实际困难  一线医务人员保障服务全覆盖 

  全力保障到位、解决实际困难。通过上门走访、电话联系,集美区实现一线医务人员保障服务“全覆盖”。集美区在工作中建立了“特事特办”的协调模式,“爱心接力、远程关怀”的协作模式,“多方联动”的合力模式等,想方设法为医务人员及家属排忧解难,目前已为19户家庭解决防护物资短缺、双职工家庭家中老小无暇照料等困难。

  家住杏林街道的护士小曾一直忙碌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第一线。杏林街道对接干部了解到,曾护士家里有2个年幼子女,家里还有一个70多岁老人,由于是双职工家庭,曾护士的丈夫既要照顾家人还要忙工作,一时难以兼顾。得知这一情况,杏林街道“特事特办”,立刻与曾护士丈夫的工作单位杏林污水处理厂沟通协调,杏林污水厂方面也非常支持,克服了厂里人手紧张的困难,紧急安排顶岗,让医务人员家属先调班回家照顾老小。

  也有医务人员的家属春节期间暂不在本地,集美区创新方式,通过“爱心接力、远程关怀”的协作模式,协调异地县区为集美医务人员家属“送温暖”。我市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邱秀兰一家租住在集美街道,家属春节期间回到了龙岩老家,因防控要求暂时无法回到厦门。为此,集美街道迅速与龙岩连城县文亨镇党委取得联系,委托他们代为慰问、开展“爱心接力”,把关怀和温暖送到每一个家庭。

  此外,区各相关职能部门和各镇街齐心合力、调动多方资源,为医务人员家庭提供物质保障,协调学校尽力解决医务人员子女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的问题。

  传递人文关怀  文艺工作者传递抗疫正能量 

  “我是从风尘仆仆的军用运输机里下来奔向武汉的医护人员/更是一名正在奔赴疆场的战士……”前几天,一首由李修平、郎永淳、季小军等多位“名嘴”录制的诗朗诵作品《我在武汉》传遍了朋友圈。这首诗歌由集美区作协主席华晓春创作,表达对抗疫一线工作者的敬意与祝福,被赞“太温暖”。

  疫情发生后,集美广大文艺工作者积极行动以来,用诗歌、朗诵、歌曲等各种形式歌颂“最美逆行者”,传递抗疫“正能量”。其中反映抗疫一线医务工作者事迹的歌曲《让爱点燃希望》、诗朗诵《我在武汉》等作品,通过“学习强国”平台和市区媒体进行展播,得到支援湖北医务人员的回应、点赞。

  “我们牵挂着奋战在防疫前线的医疗队员、牵挂着疫情一线的白衣战士,同样,我们也牵挂着坚守后方家园、承担生活重任的你们。疫情当前,你们是疫情防控战士的坚强后盾!”这个元宵节,区委宣传部、区卫健局发出《致辖区一线医务人员家属的一封信》,让许多家庭倍感温暖。

  集美区还积极发挥优势,依托区“心灵绿洲”工作平台,为医务人员和家属送去“心关怀”,帮助医务人员及家属克服焦虑、“减负舒压”,以更好的身心状态做好疫情防控。(厦门日报记者 应洁)

责任编辑:苏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