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未成年人教育

厦门市湖里区2021年“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

来源:厦门文明网 发布于:2021-06-02 07:28

湖里区“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现场。图/刘东华

载歌载舞,同心逐梦。图/刘东华
  “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百年党史浸润少年 红色基因代代相传”——2021年湖里区“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活动在厦门市湖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附小校区)举行。
  主办方表示,希望通过发布活动,在全区中小学掀起“传承红色基因、做湖里好少年”的热潮,营造学习先进、见贤思齐、同心逐梦的浓厚氛围,争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
  今年3月起,湖里区委文明办、区教育局、团区委、区妇联、区关工委联合开展湖里区“新时代好少年”推荐和事迹学习宣传活动。活动开展以来,社会各方面广泛关注,各中小学校积极参与。
  郭雯雯等10名同学是湖里区近年来广泛开展弘扬时代新风、争当时代新人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他们中,既有助人为乐、孝老爱亲的好儿女,也有勤奋好学、热心公益的好同学,还有自强自立、勇于追梦的好少年……他们身上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塑造了新时代好少年崇德向善的良好形象。
  主办方表示,此次活动也是湖里区送给该区少年的节日礼物。
  【主要事迹】
  厦门市湖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附小校区)六年(5)班 郭雯雯
  参与爱心募捐 组织敬老演出
  郭雯雯不仅成绩优异,还热心公益、热爱诵读,她用声音传递正能量,在不断学习和实践中,成长为一名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她积极参与甘肃郭泥沟村和奴拉芒村的爱心募捐,多次组织爱心小分队到敬老院公益演出,把爱心传递给他人。
  厦门市蔡塘学校八年10)班 赖姚琪
  帮忙分担家务 主动帮扶老人
  优秀、善良是赖姚琪的标签。平时父母忙工作,她会照顾弟弟妹妹,还会帮忙分担家务。路上曾遇到一位坐错车不知所措的老奶奶,她搀扶着老奶奶,一直将老奶奶送到家门口才离开。
  厦门市龙湫亭实验学校七年(1)班 谭心浩
  捡到手机归还 为消防车引路
  谭心浩品德优良,成绩优异,全面发展,是同学们心中的好体委、好班长。他热心帮助他人,拾金不昧,在路上曾捡到手机等不到失主,就将手机交给老师联系失主并归还。邻居家着火,父母去施救,他找灭火器、报警,及时为消防车、救护车引路。
  厦门市禾山中学七年(15)班 黄歆蕾
  参与志愿服务 点亮阅读之灯
  黄歆蕾出生在一个平凡的家庭,从小妈妈就带着她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她也成为“鸟巢阅读计划”安兜图书馆的志愿者,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去帮忙,策划并组织活动,为城中村的孩子们点亮阅读之灯。
  厦门市华昌小学六年(3)班 蔡咏言
  擅长曲艺说唱 真正“和雅少年”

“和雅少年”蔡咏言。图/刘东华
  蔡咏言作为校少先队大队委委员,品学兼优,是名副其实的“和雅少年”。他是宣讲轻骑兵,用曲艺说唱等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多次在广播电台以学生视角向听众推荐美丽厦门。疫情防控期间他的防疫快板节目在福建少儿频道展播。
  厦门市安兜小学六年(1)班 应宇翔
  照顾邻居小孩 做午餐陪看书
  应宇翔自立自强,勤奋好学,是生活的能者,也是学习的强者。疫情防控期间,他不仅照顾好自己的生活起居,还帮助照顾邻居小男孩。做午餐,陪看书、陪玩耍,照顾得无微不至。他兴趣爱好广泛,书法、绘画、写作多次获奖。
  厦门市东渡小学五年(1)班 傅家俊
  参加公益活动 助力文明创建
  傅家俊是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也是个传播中华传统美德的文明小使者。他热心参加各类公益活动,如关爱自闭症儿童、做图书馆志愿者、慰问敬老院老人,组织同学到五缘湾海边清理垃圾,为厦门的文明城市建设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厦门市湖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实小校区)三年(3)班 吴雨馨
  宣传垃圾分类 践行环保理念
  吴雨馨是一个性格开朗、乐观向上的好少年。她用自己的言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节能环保理念。在学校,她捐出零花钱和课外书帮助有需要的同学,积极参加学校环保公益活动,暑期还参加社区实践,宣传垃圾分类。
  厦门市湖里中学七年(6)班 戴书韬
  爱读书会写字 还是礼仪之星
  戴书韬任语文科代表,是老师的得力助手,写得一手好字。他喜欢看书,与父母协同4个家庭创建“书香致远”书友会,至今已有5年多。他还积极参与红树林种植考察、莫兰蒂台风灾后调查等多项实践活动,并先后获评厦门市“百名校园礼仪之星”等荣誉。
  厦门市江头第三小学六年(2)班 辜英杰
  校级“五好少年” 热心服务老人
  辜英杰勤奋好学,善于思考,成绩优异,连续多年被评为校级“五好少年”。他富有爱心,走进社区高龄老人家,为其弹唱贺寿;走进儿童康复中心,帮助特殊儿童做康复训练。他还在机器人竞赛、吉他弹唱等多项赛事中获奖。(厦门晚报记者 汪燕妮)
责任编辑:苏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