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明创建

厦门思明:弘扬“近邻”文化 推进“爱心厦门”五大行动

来源:厦门文明网 发布于:2020-01-06 07:52

  阳台山社区党员干部、美食达人和共建单位志愿者为困难、高龄和重病老人制作五香条。

  认“亲戚”听民声,在嘘寒问暖中了解帮扶对象需求,厦门思明区党员干部纷纷走访慰问响应爱心结对行动;街道社区联合爱心单位打造“爱心餐桌”,“三无老人”吃上热腾腾的免费午餐和晚餐;社区手语志愿者陪伴听障居民到医院看病,带他们走出小区参与社区活动……

  连日来,一个个互帮互助爱心故事在阴晴不定的今冬温暖着人心,“爱心厦门”五大行动在思明区火热铺开。“爱心厦门”建设动员大会的召开,进一步凝聚起全区党员干部群众“人人献爱心”的广泛共识,广大思明人以实际行动助力“爱心厦门”建设。

  爱心接力,全区行动。思明区以弘扬“近邻”文化为抓手,充分整合爱心帮扶资源,拓展领域、创新方式,让奉献爱心人人可为、处处可为,共同点亮城市文明之光。

  远亲不如近邻,爱心行动从关爱邻里做起。深具思明特色的“近邻”文化润物细无声,让互帮互助氛围日益浓厚。社区党委带领大党委成员单位和共建单位,小区党员带领楼上楼下、对门邻居,就近就地扶贫济困。3日,阳台山社区党员干部、社区美食达人和共建单位志愿者制作五香条,入户慰问困难、高龄和重病老人。

  用好平台资源,让暖风吹遍思明每个角落。思明区对标五大行动、四大机制,进一步发挥爱心餐桌、爱心超市、爱心课堂、爱心圆愿、爱心快递等思明特色的“爱心品牌”作用,提升和拓展爱心帮扶的内涵和外延。

  践行爱心行动,思明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思明区蓝天救援队、思明区晨曦公益服务队等品牌志愿服务队常年开展扶危济困、敬老爱老、关爱特殊岗位工人等志愿服务。时下,许多队伍更是带头践行爱心行动。由思明区城市义工协会发起创办的思明区新厦门人图书馆,新增心理咨询服务,为外来务工子女家庭提供心灵关爱。

  共建共治共享,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市民,这是“爱心厦门”建设的最终目标。从“要我做”变成“我要做”,思明区把帮扶困难群众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激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助残济困、敬老扶幼等志愿服务和爱心行动,把爱心温暖送到需要帮助的每个群体每个人,让爱心洋溢城区,让思明更有温度,为全区高质量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千户访百事帮 精准对接百姓需求 

  “陆大姐,我来认亲戚了。”3日下午,开元街道阳台山社区一小区,思明区委书记带着年货一进门,便用闽南话向陆惠卿打招呼,聊家常,询问年龄、身体状况和家人情况,“记下我的电话号码,有事没事多联系。”

  60岁的陆惠卿患有智力残疾一级,丈夫去世后,她和唯一的儿子相依为命。儿子从事配送员工作,早出晚归。这几年,在社区与小区居民的关心和帮助下,陆惠卿逐渐走出家门,如今已经能与小区居民进行简单的交流沟通。

  了解陆大姐一家的情况后,思明区委书记把陆惠卿儿子的终身大事记在了心上,“大家都帮帮忙,有合适的多留意。”他勉励陆大姐,“儿子娶个媳妇,人多热闹了,以后日子会越来越好。” 

  “勿忘世上苦人多。”思明区委书记叮嘱街道社区党员干部,大家要千方百计帮助困难群体。值得欣慰的是,在小区居民的关怀下,陆惠卿现在参与了小区卫生保洁工作,每个月可获得1000元补贴。

  实施结对帮扶,确保困难群体人人有人管、家家有人帮。在思明区,“近邻”文化打通了党群工作的“最后一米”。“近邻”文化中的“千户访”机制,通过柔性的情感式入户、常态的串门式入户、精准的分类式入户,详细掌握每一户家庭的情况,还创立了“百事帮”邻里互助队伍,带动邻里之间互帮互助。

  接下来,通过“千户访”机制,思明区将把掌握困难群众的需求作为工作重点,并通过“近邻”文化带领社区单位和小区居民互帮互助、扶贫济困,实现居民和居民、居民和组织、组织和组织之间的就近共建共治共享。

 

  阳台山社区践行爱心行动,入户慰问困难、高龄和重病老人。 (本组图/阳台山社区 提供) 

  “爱心桥”助公益 创新帮扶对接渠道 

  一袋大米、一捆纸、两罐花生和一袋味精……细数着上个月底刚从嘉莲街道爱心超市领回的免费物品,龙山社区低保户林淑美用闽南话连连称赞:“政府和社会一起做好事。感谢啊!”

  58岁的林淑美是独居老人,没有正式工作。七八年来,她每月一次从街道爱心超市领取米、油等基本生活物资。在嘉莲街道,特困户、低保户和低收入人群都能享受爱心超市惠民服务。从2005年创办至今,嘉莲街道爱心超市共收到600多个单位、8400多位个人捐赠的各种款物645.97万元,共发出款物480.35万元,受益人数达7.07万人次。

  思明区“爱心超市”先后荣获第三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福建省“八闽慈善奖”。如今,“爱心超市”覆盖全区10个街道,通过资源整合,困难群众能够自行到“爱心超市”选择、领取所需物品,让困难群众有尊严地接受捐赠,受到广大困难群众的欢迎。

  爱心超市、思明慈善微公益、新春慈善快车、重病救助……思明区创新公益活动机制和载体,通过搭建一批新型公益服务平台,推动公益事业的草根化和常态化。结合“爱心厦门”建设,思明区进一步发挥这些“爱心桥”平台的最大作用,持续对接吸纳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拓展帮扶对接渠道,让更多企业和个人更便捷地参与爱心行动,共筑爱心之城。

  细微处显人文关怀 爱心服务遍布思明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思明区晨曦公益服务队志愿者正忙着筹备和空巢老人围炉过年的爱心行动。 

  从2009年开始,这支服务队每年都组织志愿者在春节前几天给空巢、孤寡老人煮年夜饭,还给老人们发红包、送年货。服务队发起人王世伟说,从最早的一两桌到最多的八九桌,每年的相聚都充满感动。在传统的中秋佳节,他们也会组织特殊家庭博饼。

  在“爱心厦门”建设动员大会上,“全国最美志愿者”、思明蓝天救援队队长陈素珍动情地说,“做一次公益不难,难的是长期坚持做公益。11年的救援救助中,我深深感受到志愿服务的伟大与平凡。”

  在她的带领下,救援队从成立之初的十几名队员成长为如今拥有2000余名正式队员和5000余名志愿者的专业救援队伍,成功解救过上万名受灾受困人员。

  在思明区,以蓝天救援队为代表的志愿服务队伍还有很多。志愿服务已经成为思明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无论工作日还是节假日,“红马甲”在思明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截至2019年12月,“志愿厦门”平台上的思明区注册志愿者已有近11万人,志愿服务队伍也有1000余支,其中市民耳熟能详的品牌队伍超过20支。志愿服务驿站和常设志愿服务点更是延伸到法庭、交通站点、景区街区、行政服务窗口等各个领域,遍布思明全区。

  爱心帮扶不仅要满足社会困难群体的物质需求,更要兼顾对人民群众的精神抚慰。思明区不断提升和优化爱心服务机制,对辖区居民的人文关怀延伸到各个细分领域。

  思明区慈善会同心关怀服务部的成立便是生动写照,向辖内的术后癌友提供心理与康复支持公益服务,通过康复咨询、音乐疗法、团体联谊活动等国际成熟的癌友康复模式及专业义工关怀辅导,帮助癌友恢复正常的社会功能,服务部的工作全方位提升了癌友的生命品质,充分反映了思明区爱心慈善工作的细致和严谨。(厦门日报记者 林雯 吴燕如)

责任编辑:苏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