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湖里:汇聚文明力量 移风易俗助力疫情阻击战
来源:厦门文明网 发布于:2020-02-19 07:28
在疫情防控期间 ,厦门市湖里区落实一级响应部署,打响了一场移风易俗助力疫情防控阻击战。近日,厦门市湖里区委文明办发出“移风易俗倡议书”,其中提到:“红事”、“白事”一律简办,并提前报社区备案,最大限度减少人员聚集,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红事缓办:社区干部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线
2月9日,对于马垅社区小东山党支部的党员陈雪芬来说,本应是一个温馨浪漫的日子。这一天,她本该在亲友的见证下,和未婚夫一起步进婚姻殿堂。但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这婚礼是办、还是不办?这对新人陷入了两难。
“你们结婚要宴请宾客的心情我们能够理解,但是现在疫情极端复杂,人员扎堆聚会、聚餐会有传染的危险,希望大家能够响应我们抗疫期间移风易俗的号召,向亲朋好友说明情况,推迟这次婚礼操办。”社区网格员劝导道。
不能让“好日子”变成坏日子!这对新人毅然决定,将婚礼延期。
“喜帖都发出去了,为了这重要的一天,我们也筹备了很久。但没有什么比身体健康更重要。何况,我还是党员!移风易俗、红事缓办这个头,我是党员我来带。”陈雪芬讲到。
金山社区党员干部娄文博在婚房里处理着社区文件。图片来源:人民网福建频道
1月28日,正月初四,对“新郎官”娄文博来说,那是最为期待的一天,他将在亲朋好友的祝福声中迎娶新娘。但是作为一名基层社区党员干部,为了坚守在社区基层疫情防控一线,他与妻子商量,决定将婚期推延。
为了推延婚礼,母亲整整打了两天电话,向亲朋好友致歉。且按照原计划,娄文博和妻子准备于1月30日去日本蜜月旅行。临行前,娄文博取消了这个行程,违约金一下就损失了两三万元。
为了配合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娄文博与妻子提前结束了假期,双双到单位报到,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线。而娄文博的妻子,也是金山街道财经办的一名工作人员。
白事简办:取消丧事礼节
孙志雄,金林社区田头支部党员,江头派出所辅警。“若有召,召必应”。接到通知后,作为一名党员,他第一时间进行响应,他说:“非常时期,党员更应该带头。”
2月4日,孙志雄的爷爷过世。按照习俗,本应该设堂停灵、请亲朋好友往来吊唁。但摆在他面前的,不只是“小家”的眼前事,更牵连着“大家”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危。“非常时期、丧事简办,这是我们家一致的决定。”孙志雄讲到。
不搭设帐篷、不请锣鼓哀乐、不形成长队伍送葬、不聚众宴请,做到特殊时期丧事简办,最大程度减少人群聚集带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传播风险,为树立文明新风,推进移风易俗工作,添上了一笔“浓厚而光鲜”的色彩。
在处理爷爷的丧事期间,作为党员干部的孙志雄,仍不忘疫情防控的值守,办完爷爷的丧事,他又第一时间出现在了疫情防控排查点上。身为党员,他顾全大局,把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作为党员抗击疫情的典型示范。
此外,高殿社区响应移风易俗、丧事从简的倡议,当疫情防控处在关键时期,主动地为老人从简办理丧事,取消了摆桌、游丧、阵头礼炮、送别的队伍等礼节程序,由几位亲属目送着殡仪车离开,并且全员全程佩戴了口罩。
集会不办:传统民俗全取消
每年农历正月初十,是湖里街道徐厝社区最热闹的时候。按照传统习俗,社区民众都会到社区福源宫、龙兴宫庙堂祭拜。宗族理事会还要向戏班预定三天的歌仔戏。
时值防控疫情的关键时刻,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第一时间联系上福源宫、龙兴宫理事会,与社区干部一同上门做起了“思想工作”:“祭拜集会规模大,外来人员也多,而且多半是免疫力较差的老年人,交叉感染风险大......”在耐心劝导下,福源宫、龙兴宫14名理事召开紧急会议,商议停止庙会活动,还退掉了原先预定的歌仔戏活动,并将原本为活动准备的100只口罩捐赠给徐厝社区。
不仅仅是徐厝社区,湖里街道后浦社区也取消了延续多年的“哗新娘”集会习俗,往年人潮涌动的后浦村龙会宫广场,如今宗祠大门紧闭,门口还挂上了防控疫情的宣传标语。“我们发动社区基层党员,通过微信、广播、入户宣传等方式劝导,群众也表示理解和支持!”后浦社区纪委委员说道。(厦门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