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人大常委会机关获评“全国文明单位”
来源:厦门文明网 发布于:2020-11-24 07:43
近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厦门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厦门市人大常委会机关荣获全国文明单位。
市人大常委会及其机关,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的嘱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全国文明单位创建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聚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法治护航城市文明创建、以常态化志愿服务履行社会责任、用多形式帮扶共建收获文明硕果、以机关文化建设增强凝聚力向心力,助力并推动城市文明创建,既有力提升了机关干部整体素养,也为厦门打造全国文明城市标杆贡献出人大力量。
人大代表争当表率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我市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响应市人大号召,迅速行动、挺身而出、迎难而上,积极投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带头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充分发挥专业特长,用新担当新作为生动诠释“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在各自岗位走前头、作表率,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凝聚起强大合力。
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地方法规、贯穿法治实践,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精准解决城市文明领域突出难题,进而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走出一条具有特区特色的城市文明法治之路。文明领域立法成为重中之重,我市现行有效的106部地方法规中有四分之三涉及社会文明,本届人大完成的38个立法项目有28个涉及社会文明。厦门立法工作得到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的充分肯定,称厦门为国家立法提供了宝贵经验。
志愿服务蔚然成风
志愿服务在人大机关已蔚然成风,截至今年8月,人大机关志愿服务总时长超过1万小时。“法律法规进小区”志愿服务品牌将法治融入志愿服务,2018年以来,机关法律专业志愿者150多人次到村街等,开展宪法、社会文明立法等法律法规宣讲、公益咨询,不断增强居民群众的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大力支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爱心结对85户困难家庭,连续3年组织干部职工150多人次义务植树,组织献血55人次。
市人大机关与湖里金尚社区自2006年开展文明共建以来,经过14年的有益探索实践,从“法治共建、爱心共帮、文化共育、急难共度、促进共治”五个维度,打造出文明创建独具特色的社区共建品牌。不仅有社区共建,还有城乡共建、社团共建、政企共建、军民共建、学校共建,市人大机关各种形式的共建帮扶,结出累累文明硕果。
围绕提升干部职工素质和业务能力,市人大机关还打造出“书香人大·学习讲堂”创建工作品牌,如今,讲堂已成为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平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平台、提升干部职工素质能力的平台。(厦门日报记者 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