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文艺工作者携手创作 厦门推出鼓舞抗疫歌曲《曙光》
来源:厦门文明网 发布于:2020-03-02 07:41
《曙光》MV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厦门这座爱心之城里的人们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经过400多万厦门人的共同努力,至2月29日,厦门已经连续13天无新增确诊、疑似病例。“再漫长的夜晚,天也会透亮”,胜利的曙光终会到来——日前,由厦门日报社率先推出的鼓舞抗疫斗志的歌曲《曙光》,经两岸文艺工作者携手精心创作,正式推出升级版。MV《曙光》2.0版本由音乐厦门组委会、厦门日报社共同出品,用温暖深情的歌声、细腻感人的画面,致敬抗疫之中的每一份坚守与力量。
发挥主流媒体阵地作用 以多元方式传递力量
“曙光,曙光,日夜兼程在路上……”《曙光》的歌曲小样最初于1月底问世,并于1月29日在厦门日报微信公众号率先发布。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厦门日报社社长江曙曜表示,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当下,提振信心,鼓舞斗志至关重要。发挥好主流媒体的阵地作用,多渠道、全方位传递正能量、鼓舞抗疫斗志、回应社会关切,是党报的职责和使命。我们既要防控疫情,也要强信心、安民心,《曙光》MV便是采用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以文艺力量为抗击疫情凝聚能量的尝试。
1月24日,我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厦门日报社迅速响应,各路记者多线“作战”。《曙光》的创作也旋即展开,记者詹文连夜写出歌词,“这首歌创作时,全国不少地方疫情形势严峻,我们以‘曙光’为角度希望能鼓舞更多人坚定必胜的信念,永不放弃希望,曙光终会照亮。”厦门音乐人包汉龙用3天完成作曲,辅以钢琴伴奏,录制出小样,“旋律比较清新,整个创作过程有感而发。”
彼时,很多录音棚已经关闭,无法进行进一步创作,这首歌曲便以最“朴素”的小样形式发布,希望能第一时间给人温暖。短短时间,这首歌刷爆了厦门人的朋友圈,许多网友称“很暖心”“听到哭了”,还有很多网友留言“武汉加油”“坚信曙光一定会来临”。
《曙光》视频截图
两岸文艺工作者 携手创作精心编排
这首歌曲也引起两岸文艺工作者的高度关注,连日来,在音乐厦门组委会、厦门日报社牵头指导下,他们携手创作、精心编排,打造出升级版《曙光》。
有着“台湾第一金耳朵”之称的知名音乐制作人陈建平,曾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录制过《我和你》《北京欢迎你》等热门奥运歌曲,这些年定居厦门从事音乐工作。今年春节,陈建平没有回台,也因此见证了大陆为疫情防控做出的努力以及取得的成效。“《曙光》这首歌很朴实,感情却非常真挚,能够打动人心。”陈建平亲自“操刀”,为升级版《曙光》进行混音等后期制作,其所在的厦门雅教录音棚还为歌曲录制提供设备和场地支持。
厦门青年导演王长乐一遍遍听完《曙光》小样后,第一时间找到了他的老搭档厦门音乐人苗子,对歌曲的理解和想表达的情感进行沟通,达成共识:把抗击疫情期间发生的点点滴滴美好,通过艺术形式传递给更多人。他们通宵沟通商量,把48小时的创作时限压缩到24小时,这也是两人多年合作中,第一次有了创作时限的要求。
升级版《曙光》编曲,苗子制作出多声部织体,赋予歌曲更丰富、更饱满的生命,“希望呈现出温暖的感觉,温暖可以带来希望和力量。”厦门音乐人孙屹、徐涛还为歌曲担任录音师。
王长乐为了更好体现音乐作品内容,一边进行音乐部分的修改调整,一边带着团队天还没亮就跑到观音山海边,拍摄“黎明那道光越过海平线”的画面,随后一气呵成制作出MV,让音入“画”。“MV画面与音乐相互融合,合二为一,通过视觉、听觉给人以更丰满的表达,我们最终想传达的情感就是生机和希望。”
【特写】
湖北孩子为家乡加油 歌手录制时数次哽咽
《曙光》一开头,便是纯净、空灵的童声,稚嫩的唱腔清脆婉转。歌曲最后选用的童声出自农云帆,但事实上,现场录制时,还有两位小朋友——郭可欣和陈思尚也同时献唱。3位孩子都来自厦门市火炬学校,她们也是壹间课堂少儿艺术团的成员。
三年级的陈思尚来自湖北,“往年,我们全家人都要回湖北过年,今年虽然回不去,但唱《曙光》为家乡加油,也很有意义!希望老家的小朋友们也能健健康康,早点回到学校。”孩子们的家长也来到录制现场,表示以这种方式为厦门抗疫出一份力,对孩子来说不仅是一次艺术美育,更收获了关于生命的思考和成长。
“曙光、曙光,日夜兼程在路上……”童声之外,女声独唱深情而有力量。厦门歌手、厦门艺术学校教师黄滢滢录制当日为歌曲数次红了眼眶。她说,尤其是唱到“再漫长的夜晚,天也会透亮”一句时,要特别克制喷薄的感情,“画面感太强,总忍不住想到拼搏在抗疫最前线的医护人员,想到家家户户日日夜夜的坚守。”
“作为文艺工作者,也希望能够发挥专长,用好作品激励大家迎来曙光。”黄滢滢说。(厦门日报记者 赵张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