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讲文明树新风

厦门开通50条心理咨询热线 为“战疫”设立心理安全屏障

来源:厦门文明网 发布于:2020-03-26 07:29

  特殊时期,为给广大群众以心理支持,厦门通过组建市级心理危机干预小组、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培训、在全市开通50条心理咨询热线等方式,有序开展紧急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疏导工作。

  快速组建队伍

  “疫情期间,拨打心理咨询热线的群众较平时明显增加,由我院负责的厦门市心理危机干预热线几乎每天接听超过30个电话,最多的一天达88个。”日前,厦门市仙岳医院院长王文强告诉记者。

  面对疫情,如何帮助群众缓解焦虑、恐慌等情绪,厦门在疫情发生初期,就快速部署,从顶层设计着手,为群众织好心理防护网。

  早在2月2日,在厦门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的快速决策下,厦门就在医疗救治组下成立市级心理危机干预小组。这支心理危机干预专家队伍以厦门市仙岳医院为支撑,以在厦知名高校专业人才为补充,由各部门中有着丰富心理危机干预经验的专家共14人组建而成。

  作为精神专科医院,仙岳医院1月26日就邀请台湾心理危机干预专家王浩威针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心理危机干预知识与技能进行视频培训。

  “以心理危机干预专家组和仙岳医院专业人员为主力,厦门在疫情期间,充分利用在线远程手段,对包括非精神科一线医务人员、精神科专业人员、非医学背景的心理从业人员以及疫情相关管理人员在内的4类人群开展分层培训。”王文强介绍,培训内容包括心理危机干预要点、各类心理危机干预技术等。

  “当您感觉到恐惧不安时,请不要感到意外;当您感觉绝望时,请不要失去希望;当您感到愤怒时,请保持平静,让我们一起耐心期待正常生活的到来。”疫情期间,不少接受医学隔离的群众收到了这封《我们与您同在 写给“医学观察者”的一封信》。在信的最后,还附上24小时厦门心理援助热线和全国心理援助热线。

  在做好对医护人员等群体的心理干预培训外,针对厦门市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杏林医院的一线医护人员和确诊患者、医学观察者等重点人群,厦门市心理危机干预小组重点进行干预服务,并由厦门市心理救援医疗队24小时待命,随时准备进行心理危机突发事件的救援。

  给情绪一出口

  “前几天,我坐出租车出门办事,回到家后总担心自己会不会和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乘坐过同一辆出租车,有被传染的可能,回家后虽然反复洗手、消毒、清洗衣物,但还是很焦虑害怕……”一名55岁的女士拨通厦门市心理咨询师协会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在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厦门工学院心理中心专职心理咨询师白卫红的引导下,讲述了自己的近况。这位女士坦言,自己当下的状态也让家人感到惶惶不安。

  面对疫情,厦门迅速整合、集成各行业心理援助队伍,同时协调文明办、教育、民政、残联、文旅、团市委等多部门资源,对全市36家单位、50条心理咨询热线,按服务类型划分。50条心理咨询热线向社会公布,为各类人群提供全方位心理咨询帮助。

  据介绍,1月24日到3月3日,该热线累计接到超400个咨询电话。近段时间,热线每天接到的电话咨询维持在30余个。

  蔡振宇是负责接听该热线的心理治疗师之一,疫情期间,他和同事轮班,保障热线24小时开通。他说,在他们接到的求助电话中,倾诉疫情对自己情绪带来不良影响的约占四成,大约两成致电者倾诉怀疑自己有感染的相关症状。

  “很多时候,求助者最需要我们做的就是倾听和陪伴。”蔡振宇说,“我们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焦虑、恐慌等心情,最主要是陪伴他们,给他们一个发泄的渠道,让情绪有一个出口。”针对群众因疫情产生的情绪问题,他们除了运用专业知识进行心理疏导外,还会更多地介绍一些关于疫情的医学专业知识和防控情况等,引导群众做好防护,外缓解过度的心理反应。

  发动社会力量

  疫情发生后,普通群众的生活习惯、工作方式都不同程度受到影响,一些潜在的心理亚健康状态也浮出水面。最近,就有不少人通过QQ,向集美区心理学会会长、集美区心灵绿洲志愿服务队负责人林赞歌博士求助。

  林赞歌在防疫心理辅导中发现,不同群体面临的心理问题各有特点。由于线上心理咨询比较方便,在线心理咨询成为当前许多人首选的咨询方式。针对社区干部、大学生、企业返岗员工等,心灵绿洲志愿服务队在此前常设QQ群的基础上,分别成立心理防疫群,目前20多个群里共有1万多人。

  “辖区各高校、中小学、心理辅导站、医院等40多名心理学专家通过QQ群、心理热线以及微信群等渠道,每天至少12小时在线。”林赞歌介绍,现在也有不少社区工作者加入群聊并积极参与讨论分享,希望从中获取更为专业的心理辅导意见,为前来咨询的居民提供帮助。

  面对庞大的心理服务需求群体,厦门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已逐渐形成“专业心理咨询师+志愿者”服务模式。

  一段时间来,厦门市心理咨询师协会联合厦门市妇联及时开展疫情心理支援项目,通过开通24小时热线电话、开展在线培训教育、制定指导手册和培训计划,组织爱心募捐等活动,向不同人群提供心理支持、心理疏导、危机干预等服务,帮助求助者预防和减轻疫情所致的心理困顿,寻找和利用社会支持资源,维护求助者心理健康,防范心理压力引发的极端事件。

  同安区组建31支心理援助志愿服务队,面向一线医务人员和家属公布联系电话,24小时提供心理咨询或辅导;集美区心理学会、FM89.2集美《心灵绿洲》广播特别策划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疫”路同心系列节目,为听众传播心理健康教育;3月初,厦门市心理咨询师协会与中国保健协会心理保健分会、湖北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广州市心理咨询师协会等四家专业心理协会成立“全国心理干预专业联盟”,向全国各省区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心理咨询从业同仁发起倡议,联合全社会的力量,为疫情防控和社会生产贡献力量……越来越多的社会机构、公益组织正积极加入“用心抗疫”队伍。(福建日报记者 杨珊珊 田圆

责任编辑:苏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