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巧绿创新 形成“一步一美景 一街一风格”景观
来源:厦门文明网 发布于:2020-06-23 07:33
“老派”的中山公园将进行提升改造。记者 陈理杰 摄
街心公园让市民多了休憩的地方。记者 唐光峰 摄
城区公园改造提升,老旧公园焕发新颜;小而精的街心公园建设,盘活城区口袋用地……这些立足巧绿创新、见缝插绿的布局方式,使厦门逐步形成“一步一美景,一街一风格”的景观格局。今日,海西晨报为您盘点城市绿化建设亮点,带大家共览城市园林之美。
老旧公园焕发生机活力
家住虎园路的陈大爷是厦门市园林植物园的常客。最近,陈大爷得知有着60多年历史的植物园即将升级改造。“我特别期待这个伴随我成长的公园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陈大爷说。
正如陈大爷期盼的那样,本月底,植物园新大门———南门工程将正式拉开序幕。此次,植物园改造的目标,不仅是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更是为市民提供更加完善的休闲娱乐环境。除了改造硬件设施外,还要提升内里,打造智慧园区。
迎来改造的不仅有植物园,还有厦门诸多城区公园。环岛路带状公园、中山公园(东半园)、莲花公园、鼓浪屿延平公园……这些“老派”公园也将进行改造提升,增设、更新休闲设施和活动广场,改造绿化、植被、景观建筑、配套设施等,提升公园游憩、生态、景观、文教等功能。
契合城市发展需求,积极提升主动改变,老公园从未故步自封,在时代大潮中迎来了新的生机。
街头小景打造精品园林
300米见绿,500米见园,这样的绿色生态目标,厦门已基本实现。走在厦门街头,绿树、草地、小公园随处可见,如同彩色花带,在高楼林立间增添鲜活点缀。
这些精心打造的小公园,“前身”可能只是一片荒地,或者是蚊虫的“窝点”。如今,它们摇身一变,成为居民的心头大爱。巡司顶社区街心小公园就是如此。附近居民黄阿姨说,这个小公园增设休闲座椅、花池,大家关心的3棵老树也被保留了下来。“我们给公园取名为旭日园,希望小公园如旭日般生机勃勃。”
今年,街心公园的建设进程仍在推进,万寿路、美湖东路、顶澳仔后街心公园建设都提上了议程。
在没有条件建设街心公园的主干道上,“口袋公园”见缝插绿扮靓城市颜值。如此前的厦禾路提升改造工程,就对汇丰社区公园、祥滨园、美仁园、思北小游园等四处“口袋公园”进行提升,既保障道路“颜值在线”,又能达到让市民养脚歇脚的效果。今年在筼筜湖周边社区较为集中的地方,也将建设一批这样的“口袋公园”。
步道延伸穿越漫山林海
今年1月1日,厦门山海健康步道开放,串联起八山三水的23公里步道成为厦门新的网红打卡点。
今年,步道建设还将继续推进,岛内将推进南北向健康步道,初步计划为五缘湾—湖边水库—东坪山。同时,岛外也将建设环山环海绿道,推动瑶山溪绿道、集美新城慢行系统等建设,为市民提供更多绿色休闲场所。(海西晨报记者 彭怡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