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明播报

[思明]创新活动形式 让新时代文明实践走到群众身边

来源:厦门文明网 发布于:2020-10-16 09:38

  中华古诗词吟诵课堂上,琅琅书声传诵文化经典;九孔葫芦丝课堂上,丝丝韵律奏响优美乐曲;瑜伽课堂上,曼妙身姿展示健康体魄……每周,这些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课程在金榜书院热闹开展,市民喜闻乐见,积极参与。自厦门市思明区启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以来,持续打造理论宣讲、社会宣传、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与科普服务、健身体育服务、文明新风建设七大平台,让群众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闽南非遗文化夏令营。图/思明区委文明办

  聚合资源 以新思想新文化滋养心灵

  思明区已实现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0个街道实践所、98个社区实践站的全覆盖,这些阵地凝聚着各类公共服务资源,成为市民群众学习新思想、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精神生活的好去处。

  今年5月,一场名为“听,《习近平在厦门》我们这样读”的悦读分享会在曾厝垵喜马拉雅线下体验店举办。这是滨海街道联合喜马拉雅创新推出的“有声图书馆”宣讲活动。悦读会上,既有领读嘉宾对这本著作的系统、全面介绍,也有来自征拆、社区等一线党员干部的学习体会,引领党员干部在推动“岛内大提升”工作中比学赶超、争先进位。

  接地气的宣讲方式,是推动新思想走深走实走心的关键。思明区以“专家学者讲理论、领导干部讲政策、行业模范讲事迹、百姓群众讲体会”为模式组建宣讲团,将宣讲与招商引资、“岛内大提升”、文明创建等中心工作结合,挖掘“冒热气”“带露珠”的好故事、好题材,持续激发群众学习热情。

  走进“思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金榜书院”,琳琅满目的课程吸引眼球。这里不仅有适合长者的中医健康养生、书法课程,也有适合孩子的文明礼仪、生命救护课程;不仅有二胡、古筝等传统文化教学,也有人工智能、魔方等新潮课程,将新思想、新文化、新理论嵌入课程与活动中,在潜移默化中涵养群众心灵。

  今年以来,“思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金榜书院”还开展了“爱伴童年,诗说成长”金榜山文化夏令营、我们的节日“诗意端午 粽情思明”线下诗词民俗游园会等各类活动37场,服务人数2881人次。这些课程和活动全部由专家学者、志愿者义务开展,群众需求在哪里,志愿服务就送到哪里。

  目前,思明区除了区级层面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和7大专业志愿服务队,理论宣讲、法律援助、文明宣导等11大特色志愿服务队,还整合升级鹭江非公党委志愿服务队、福海社区帮帮团、“观远芳华”巾帼志愿服务队等街道、社区级志愿服务团队800多支,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在全区蓬勃开展。

  拓展阵地 让文明实践走到群众身边

  今年9月,思明区第二届“金榜题名”青少年家风家训书画展分别在思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思明区文化馆举行。孩子们把名家名句与自家的家风家训融入绘画和书法创作中,妙趣横生,吸引许多市民前来观展。

  在思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阵地不仅在区级文明实践中心及各街道、社区的实践所(站),更进一步拓展到更多线下地点,如将鼓浪屿申遗的53个核心要素点及8个革命遗址纳入宣讲阵地,把理论课堂搬至一线,推出《为什么是鼓浪屿》等20多门精品课程供群众“点单选课”,邀请名家名嘴、社区工作者、居民代表等多元宣讲,围绕文物保护、乡愁记忆等主题“实地实景”开展情景式宣讲,让文明实践走进群众身边,融入百姓生活。

  思明区探索线上平台,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到新时代文明实践新风。今年以来,创新推出思明区“理论达人在身边”线上宣讲,邀请文史专家龚洁、“不见外”老外潘维廉等6位理论达人,结合习近平同志推动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发展的探索与实践,讲述“新思想”,小切口反映大主题,小故事阐释大道理。6期宣讲“微视频”在区融媒体中心“思明快报”平台上线即取得热烈反响,点击率超过20万+。

  线上连着线下,即便是在今年年初疫情防控关键时期,文明实践课程活动也“不断档”:思明区组织文化志愿者推出400多门“文化慕课”课堂、12期抗疫主题文艺作品云展播等线上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上线福建省首个为抗疫志愿者开展的线上支持课程——《抗击疫情志愿服务系列微课程》;各实践所、站发起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项目近2000个,党员志愿者参与8000多人次,文明新风成为抗疫战线上的有效力量。(厦门日报记者 卫琳)

责任编辑:苏文彬